2023-05-20 16:26:27 来源:创业邦
目标20年内商业化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智能车参考(ID:AI4Auto),作者:邓思邈,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马斯克回避的赛道,被蔚来抢先进攻了。
(相关资料图)
投资近10个亿成立新公司,搞可控核聚变,目标20年内商业化。
背后是聚变新能,坐落于安徽合肥市,背景和实力可谓雄厚——
注册资本50亿元,国资主导,蔚来系占股30%,还有中科院的科研能力加持。
不过对此,也有网友调侃:
小鹏搞飞行汽车,蔚来搞核聚变,反观理想还在搞落后的增程。
蔚来新投资成立了一家核聚变公司。
根据路透社最新报道,这家公司名叫“Neo Fusion”,注册资本为50亿元,其中蔚来投资9.95亿元人民币、持股19.9%,而蔚来资本投资5.05亿元人民币、持股10.1%。
也就是说,蔚来系占30%股份,投资总额达到15亿元。
消息人士称,新成立的公司Neo Fusion,目标20年内将可控核聚变用于全球商业用途。
蔚来在给路透社的声明中指出:
公司坚持Blue Sky Coming(清朗天空)的初衷,蔚来目标通过对该项目的财务投资,促进核聚变技术研发和商业化。
问题是路透社报道的这一消息,可信吗?
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19日,安徽省皖能股份有限公司就发过一则公告,说要与几家公司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名叫“聚变新能”。
从公告里披露的各项资料来看,与路透社报道的内容基本吻合。
聚变新能公司注册资本为50亿元人民币,各个股东持股比例如下:
挨个来看,其中的“蔚泽晶润”指的是合肥蔚泽晶润创业投资合伙企业,这是蔚来资本的投资实体。
△来自蔚来资本官网
而表中序号1显示的“蔚泽晶润及其募资方和关联方”认缴出资15亿元,持股比例为30%——刚好能与路透社报道的“蔚来资本+蔚来汽车”的出资额和持股比例对上。
序号2“皖能股份”持股比例为10%,序号3“皖能资本及其募资方”持股比例为15%。
值得一提的是,“皖能股份”和“皖能资本”都是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而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背后的实控人是安徽省国资委。
△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的股东
序号4“合肥产投及其募资方和关联方”持股比例为25%。这里的“合肥产投”指的是合肥市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背后实控人是合肥市国资委。
序号5“员工持股平台”持股比例为20%。据官方介绍,这个持股平台包括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及其他参与方。
公开资料显示,“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全称是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而“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全称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这个研究院是依托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建设成立。
所以看到这里,聚变新能这家公司,真实面目也就水落石出了。
大致可以理解为由安徽省和合肥市政府牵头成立,借助中科院等的学术科研能力,吸纳蔚来投资后成立的核聚变公司。
据公告称,这家公司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不仅如此,在投资方眼里,聚变能由于资源丰富和清洁高效,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终极能源……
他们认为率先实现聚变能发电、尽早推动聚变研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解决能源危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核能可以通过核裂变和核聚变两种方式获得。
相较而言,核聚变损失的质量更大,所以释放的能量也更大。
事实上,核聚变反应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它是恒星(如太阳)的能量来源。核聚变也是能源发展的前沿方向,被视为未来社会的“终极能源”。如果人类可以掌控这种能量,就能摆脱目前地球的能源与环境危机困扰。
核聚变背后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在超高温或高压条件下,把两个较轻的原子核结合,形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和一个极轻的原子核)的过程。
这个过程会以极高的效率释放巨大的能量,而且污染小、效率高,一旦做到“可控”,能创造巨大的能源价值。
太阳的原理就是核聚变反应,所以可控核聚变也被俗称为人造太阳。
但注意,可控核聚变的难度,并非难在核聚变,而是“可控”上。
为了达到“可控”,需要约束超高温或高压条件下等离子体状态的物质,目前一般会采用惯性约束和磁场约束这两种方法。
现在的主流磁约束聚变装置就是托卡马克,它的性能好、研究也比较充分。
再进一步说,如果能商用在聚变能电站、大中型船舶、海上作业平台等,人类似乎能从此获得取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所以,可控核聚变的研究征程已经很长了,不少都正在推进。
比如集多国之力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早在1985年就提出了。
ITER计划要首次建造可实现大规模聚变反应的聚变实验堆,其装置也是一个托卡马克。
1988年,实验堆开始研究设计,历时13年、耗资15亿美元,最终于2001年完成。2006年,中国也正式加入该计划。
坏消息是,至今35个参与国已花费超240亿美元,ITER计划仍未实现。好消息是,目前ITER的竣工计划定在了2026年前。
此外,包括英国的托卡马克装置欧洲联合环(JET)、合肥的“人造太阳”EAST也在尝试刷新可控核聚变的相关数据纪录。
其中,EAST已于2018年,在10兆瓦加热功率下,实现了1亿度高温;2021年,EAST成功实现了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
回归到新能源汽车上,尽管马斯克曾经评价可控核聚变:挺酷、行得通,但没必要。
但不管怎么说,可控核聚变商业化落地对于汽车仍旧有着巨大的意义。
要明确一下,可控核聚变商业化不太可能是安装在车辆本身的小型反应堆装置,技术上难度巨大,也不符合汽车本身消费品的属性。
真正的意义在于,可控核聚变使电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成本极低,而且完全0碳0排放。用车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样一来,人类要做的,就只剩下建设合理的储能运能体系——比如马斯克正在搞的锂电池储能站。或许这也是蔚来押注可控核聚变赛道的原因所在。
目前国内在做的商业可控核聚变公司主要有3家,其中新奥集团计划在30年内实现聚变能源商业化。
2021年成立的星环聚能,其创始人陈锐介绍称,装置的建设周期需要20年左右,再需要运行10年以上才能基本获取它各方面的性能和特点。
而蔚来资本曾经投过的能量奇点,从各方面进展来看,公司的装置还在搭建,离商用化也还有20年左右的时间。
坊间一直有个玩笑,说人类实现可控核聚变“永远还有50年”。
现在蔚来投资新成立的聚变新能,或许能将这一时间缩短。你觉得呢?
参考链接: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energy/chinese-ev-maker-nio-invests-nuclear-fusion-startup-2023-05-19/
https://pdf.dfcfw.com/pdf/H2_AN202304181585545950_1.pdf?1681841971000.pdf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关键词:
快时尚跨境电商SHEIN完成近20亿美元融资;封装检测设备研发商中科飞测IPO,市值达200亿丨投融资周报05 13-0
华为5倍薪酬再招“天才少年”;格力解散手机核心团队;百度“希壤”陷入边缘化危机;ChatGPT上架苹果美国应
ChatGPT迎来史诗级iPhone时刻!OpenAI震撼登陆iOS,可精准识别中文,ChatGPT破壳登录AppStore,随时随地用,
快时尚跨境电商SHEIN完成近20亿美元融资;封装检测设备研发商中科飞测IPO,市值达200亿丨投融资周报05 13-0
华为5倍薪酬再招“天才少年”;格力解散手机核心团队;百度“希壤”陷入边缘化危机;ChatGPT上架苹果美国应
ChatGPT迎来史诗级iPhone时刻!OpenAI震撼登陆iOS,可精准识别中文,ChatGPT破壳登录AppStore,随时随地用,
聚道云是一款SaaS软件,它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各种业务流程和数据。
产品服务和交互方式的新逻辑。
5月18日,云从科技在2023年人机协同发布会上正式亮相了其自主研发的从容大模型。
DiscoveryLifeSciences加入AkoyaBiosciences全球服务提供商网络!
百度副总裁、百度“希壤”业务负责人马杰已于近期离职,希壤团队虽并未解散,但前途目前并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