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7 16:25:23 来源:创业邦
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而各大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纷纷入局,却各有算盘,目的也不尽相同。
编者按:本文系创业邦专栏作者新盟财经,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2021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可谓最炙手可热。而汽车行业作为支撑GDP提升的中坚力量,也在疫情过后的经济红利中,成为国民经济的基本盘之一。而双碳政策的落地,更是让新能源汽车行业借上了东风,加速前进。与此同时,各大巨头企业,也纷纷瞄准这个方兴未来的万亿大市场。
今年1月底,石头科技创始人兼CEO昌敬的造车项目洛轲汽车也已在2021年年末完成了1亿美元的融资,领投方是腾讯集团,其次是红杉资本。至此,BAT三巨头齐聚在新能源造车赛道,或许再次棋逢对手。实际上,相比去年小米高调宣布造车,以及腾讯的“姗姗来迟”,百度、阿里、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公司早已先知先觉,率先在该赛道“下海”、躬身入局。
无独有偶,在2022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上,索尼集团也宣布正式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将在今年春季设立负责纯电动汽车的部门。而国内的科技巨头华为,虽然多次辟谣不会直接造车,但是却与小康股份联手推出AITO问界M5,通过为其提供技术支持,换一种方式入局。
由此可见,各大巨头扎堆入局新能源汽车行业,可谓各有算盘。那么,在这个群雄逐鹿的竞技场上,谁会成为最终的大赢家,谁又能笑到最后、笑得最美?这显然不是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
名企造车风由来已久,自早几年恒大地产高举高打入局造车后,跨界造车可谓愈演愈烈。去年9月,小米创始人雷军,更是宣称押注全部身家,携千亿现金先进高调进入造车赛道,将造车热推向高潮。据观察,同样是造车,但各自的目的却不尽相同,最后的结局也未必能殊途同归。而目前巨头跨界造车,也随之分为三大阵营:
其一是无论此前是何种基因,拥有什么现有资源,直接跨界造车。例如恒大原本深耕房地产,后又将触角伸向物业与体育等领域,但是随着掌门人许家印高调宣布造车,也再次跨界。今年初,恒大也宣称首款量产车下线,但是真正何时实现批量生产交付,消息依然并不确切。
无独有偶,小米原本是智能手机厂商,也是大跨步跨进新能源汽车赛道,试图与各大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分一杯羹。二者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通过自建工厂,渗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其二是以百度、阿里、华为为代表的互联网及科技巨头,以或投资或合作的方式,与有一定科技底蕴、研发能力的企业共同造车。例如,早在去年1月初,百度发布公告称,将联手吉利,正式组建智能汽车公司集度汽车,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据称,吉利控股集团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两者将基于吉利的浩瀚SEA智能进化体验架构,共同打造新一代智能汽车。
而阿里则是与上汽集团共同打造了IM智己汽车,瞄准的也是智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存在交集的大市场。这三者的共同点也显而易见,自己本身有一定的技术基因,但是也需要互补合作才能将造车落地。
其三,直接投资新能源汽车企业,作为资本方入局。实际上,看好造车行业的企业,用这种方式入局显得更为普遍,而且基本所有的互联网巨头都纷纷涉足,无一缺席。
例如,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奇虎360和宁德时代共同投资了哪吒汽车;而美团与字节跳动则给理想汽车站台;B站同样选了一家车企极氪汽车投资加码。百度和腾讯除了另有造车计划外,也是威马汽车的投资者;造车新势力蔚来背后则站着京东、腾讯、联想、小米和百度。小鹏汽车也不例外,背后是阿里巴巴和小米大财团。而爱驰汽车背后,则站着出行巨头滴滴和电池巨头宁德时代。
通过各大互联网巨头的战略打法足以看出,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而各大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纷纷入局,却各有算盘,目的也不尽相同。
例如,有些企业是因为其原本的主业务遭遇瓶颈,不得不寻找第二赛道与新的增长曲线,甚至不惜直接投资建厂、下海造车。例如恒大、小米便是典型的代表。实际上,宝能入局新能源汽车赛道的目的,也与恒大的焦虑如出一辙。
也有的企业是为了发挥其原本的技术优势,延伸其生态圈,从而愿意与汽车企业合作,为造车企业提供后端技术支持,共同实现汽车产业链的生态整合。百度、阿里等互联网巨头,显然便是为此而来。
而作为外围投资者,互联网巨头携资本入局的目的,也显而易见。一方面,新能源汽车行业是一块大蛋糕,更是下一轮的超级流量入口,互联网巨头借此渗透,是担心错过商业风口、新的时代红利。另一方面,作为拥有雄厚资本的互联网企业,其将资本押注在未来可以带来丰厚回报的新能源赛道,可以让其资本有更大的增值空间,也是顺势而为。
与此同时,巨头企业投资布局新能源汽车,也可以为其进一步拓展商业版图、留下口子。以腾讯为例,尽管其在硬件技术上无过多积累,但是其发展理念一直是“连接”,而智慧城市与智慧交通就是其重要的战略领地。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也必然是其该部分战略的重要连接器。
“一辆车有接近3万个零件,其复杂程度远比想象中困难太多。”汽车供应链业内人士评论造车的难度时,如此坦言。实际上也是如此,即便是新能源造车,也不等于研发智能手机、普通的消费电子产品。
至少,需要具备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的研发或供应链整合能力。要知道,仅决定汽车续航能力的电池,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家车企的发展。要知道,目前全球有新能源电池研发与批量生产能力的企业也屈指可数。
因此,巨头同时涌入造车赛道,除了是一场资本的较量外,更是一场供应链资源的争夺战。而倘若在某方面准备不足,或将面临诸多重拦路虎。
首先,在资本实力上,虽然人人都有参与的资格,但是注定大多数最终只能成为陪跑者。各大玩家的资本实力莫过于与恒大相当。只不过,恒大却于2021年突然暴雷,被曝负债逾万亿,新能源造车也同样砸下近500亿却颗粒无收并成为恒大的负累。
小米虽然宣布造车时十分高调,但是对其自建工厂、整合供应链的进度却讳莫如深。以小米一直以来的风格,倘若顺风顺水,必定会先声夺人。因此,业内人士也纷纷猜测,即便是号称携带千亿现金入局的小米造车,也并非像智能手机研发、制造一样轻而易举。
2021年,蔚来创始人李斌甚至改口称:“造车需要储备现金400亿”,而此前他的预计是,至少得200亿。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赛道变得拥挤的同时,造车的门槛也在水涨船高。
其次,除了资金储备外,各大入局的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开始网络各方资源,试图壮大自己的实力,因此谁能最后谁能取胜,或许取决于资源掌控能力。
例如,恒大早在2019年2月份 ,便收购了NEVS国能汽车整车平台,获得造车资质。随后又收购日本卡耐新能源58.07%的股权,成为这家当时拥有日本顶尖动力电池技术及业内前三动力电池产能公司的第一股东,解决了动力电池供应问题。在电机方面,恒大又如法炮制,大手笔收购英国电机Protean,为其造车技术加码助力。
可即便如此,恒大在烧光数百亿现金后,外界对于其造车依然是唱衰声音居多。无独有偶,当索尼在2022年CES上宣布正式开启造车之旅时,质疑之声也不绝于耳。
再次,随着赛道越发拥挤,新能源汽车或将面临产能过剩,市场是否接受的潜在问题。实际上,早在2018年,就有媒体宣称,国内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已经初现端倪。彼时,据不完全统计,42家车企投身造车工厂建设,累计规划的年产能已超千万辆,甚至已然超过国家设定的2020年保有量500万辆的目标。
因此,很多企业也将新能源汽车加上了一些新概念,试图进行差异化竞争。以AI巨头百度为例。据了解,百度联合吉利的集度新能源汽车量产车型,将在4月份举办的2022年北京车展上正式亮相,并于2023年实现量产交付,预计售价在20万元以上。
值得一提是,这款新能源汽车,被百度视为汽车机器人,不仅融合了百度的人工智能、百度地图、人机交互和Apollo自动驾驶等技术,而且加上其在汽车智能化方面长达近十年的经验积累,以及汽车行业的供应链资源,或将有望打破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因此,与其说百度是在布局新能源汽车,不如说是在为其智能汽车的野心铺路。
反观索尼。据了解,索尼在今年CES上,高调展示了一款最新的被命名为“VISION-S02”的SUV概念车。大众质疑的声音集中在索尼集团CEO吉田宪一郎将这款新能源汽车定义为“车轮上的娱乐中心”。据介绍,驾乘人员甚至可以在VISION-S内玩PlayStation游戏,再搭配360 Reality Audio音响和手势操控等功能,可以极大地提升车机娱乐功能。”
实际上,国内定位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合,也与索尼的设想不谋而合。高合汽车甚至认为,驾乘人员在汽车上喝着从车载冰箱里拿出的7摄氏度的香槟品一品,那才是成功人士的感觉。
尽管看起来,这类品牌与特斯拉纯粹的代步、越野功能略有差异,但是从需求场景的角度来分析,很多人认为,为了适应这种长尾场景来造车,或许是一个伪命题。也正因为如此,高合汽车曾被指沦为富人的“玩具”,而其实用性却华而不实,甚至与其高达50万的价格并不相称。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索尼也并没有公布其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基地、上市计划等。因此也被大量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嘲笑为“秀肌肉”、“PPT造车”等等。对比之下,似乎百度结合人工智能来打造新能源汽车,才更加适合普罗大众,有望成为未来的主流。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新能源汽车行业看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真正躬身入局造车,也具备造车条件的企业却屈指可数。而随着这个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热门赛道日渐变得拥挤,未来也终有一天是棋逢对手、剩者为王的结局。
而在这个既拼资本、又拼技术、还拼资源的高壁垒赛道,或许唯有同时在多方面都具备优势的企业才能成为最终的王者。而大多数其它的玩家,或许要么成为陪跑者,要么成为大浪淘沙之中的牺牲品。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赛道日渐拥挤,谁能成为
2月8日,根据Gartner的统计结果,2021年全球半导体收入达到583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7100亿元),增长了25 1%,首次突破5000亿美元的门槛。G
记者2月17日从青岛市人社局获悉,根据国家人社部和山东省人社厅关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信息系统工作部署,山东省社会保险信息系
开年以来,伴随A股市场剧烈波动,风格激进、波动较大的成长型基金纷纷熄火。然而,过去几年一度被市场边缘化的红利低波基金,却因年内普遍
2022年以来多家资管机构发布自购计划,本轮自购规模超过23亿元。为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目前已有东海证券、前海开源基金、中银基金等机构逐
2月17日,高途发布公告称,据北京市最新监管要求,公司将在2022年2月底前停止向高中学生提供与学科相关的辅导服务,预计将对公司2022年及以
*ST德奥(002260)近日利空不断。2月17日晚间,*ST德奥公告称,公司于2月17日收到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