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8 09:24:46 来源:商业新知网
2023年,是崭新的一年,也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这一年,大模型引领各行各业风口,科技带来的变革愈发显现。如何关注潮水变革的方向,见证科技为美好生活带来的无限可能至关重要。
在此基础上,2023年8月18日,北京零态科技公司在上海举办了主题为《潮·变》首届科技峰会,旨在探讨AI究竟能如何深刻影响科技变革,以及时代红利爆发期,如何以正确姿态引领发展,峰会集聚了来自投资领域的一线VC、AI领域新锐创业者以及大厂巨头。
峰会现场,零态创始人胡展嘉作为主持人,与微梦创投创始合伙人、极米科技联合创始人杨蓉,印兴资本合伙人林美含,天狼星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沈海伦进行了主题为《大模型浪潮下,如何打造科技企业的创新力》的圆桌讨论。
(资料图)
以下为圆桌实录(有删节)
胡展嘉(主持人):今天每位嘉宾的分享都非常干货,现在我们近距离接触一下3位女性投资人,感受下她们的投资理念,以及对当下对AI和大模型投资的看法。有请3位投资人简单介绍一下。
杨蓉:我是微梦创投的杨蓉,我本人除了是投资人之外,也是一名创业者,我曾经参与创业的项目极米科技,是一家智能硬件公司,我可以说一直在科技圈内没有走出去过,我的创业项目也在科创板上市了,我现在主要投资方向是人工智能和科技赛道。很高兴今天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
林美含:我是来自印兴资本的林美含,我主要看海外的项目,尤其是印度跟东南亚市场,我们看的主要也是产业和AI相结合方向的项目,同样也会把这些项目引进到中国来。
沈海伦:再次感谢主办方的邀请,刚刚做过一次分享了,我是天狼星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沈海伦,天狼星资本是2015年成立的一家专门投资硬科技的投资公司,到现在我们总共有30亿管理规模,整个团队有10年的投资经验,硬科技领域我们也布局了将近20家企业,在这20家企业当中,有很多跟AI大模型相关的企业。
▲图:天狼星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沈海伦
胡展嘉(主持人):当下大模型风潮来临后,很多人都认为大模型是时代的红利和机会,据各位了解,大模型在哪些领域落地场景比较好?关于大模型过程中遇到的未知,各位投资人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杨蓉:大模型核心来讲主要是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技术,在很多领域都可以应用到。比如百度也有数字人,数字人解决的是直播场景应用,包括文心一言的能力,文本的生成和图象识别的功能能助力直播的效率提升。
除了这些领域之外,包括在医疗、教育还有农业等方面,其实人工智能包括大模型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医疗有了大模型之后,可以更精准帮助医生诊断病人病情,以及提升药物研发的速度。
教育方面,以前的教育更多时候是一个老师同时教好多学生。老师很难了解到学生学的怎么样,没有办法得到反馈,有了大模型之后,老师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学生到底学的怎么样,可以对学生目前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情况,进行个性化输出和教育定制。在未来来讲,教育的应用价值是非常大的。
林美含:这个还蛮有意思的,我们过去投的项目已经开始深度把大模型和产业结合起来了,医疗行业我们投的公司有两家,类似中国的平安好医生,是印度的公司,也是最大的做线上医疗公司,通过大模型它可以做到医疗普惠,线上可以帮助病人和医生进行后期问诊,包括后期寻访功能。
▲图:印兴资本合伙人林美含
再加上我们最近引进到中国的一个医疗项目,它们有自己的库管系统,能帮助所有的私立医院,诊室、诊所、健康中心做医疗器械库存管理,它们的大模型可以帮任何医院,不管是大型体量20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或者小型诊所100张床位以下的医院和第三方,都可以非常精确知道目前医院库存处于什么状态,可以帮助医院进行医疗器械的采购和管理。
沈海伦:红利是肯定的,大家都已经有切身体会,包括百度分享的文心大模型,我们也在用,作为投资方,我们肯定不是说只要关注到C端,我们要关注更多具体的领域,刚刚两位嘉宾都分享了教育,还有医疗。
医疗我们布局了创新药、精准医疗里的器械,这两个层面我们也有一些体会,我们做的创新药企业,有了大模型之后,会有更加前置的判断,在研发一个药品前期,就是临床之前,用了大模型之后,数据会更加精准,我们会有一些更前置的判断,包括药效,用到人身上的效果怎么样,然后更精准的跟医院合作,怎么样更精准的跟上级部门达成共识,更科学做临床,能让患者更高效和更好用到这样的药。
刚刚分享过程当中也提到了城市综合治理,不光是从城市的综合治理,包括城市里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水的治理,电的管理,能源的管理,包括交通的管理等,都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了大模型之后,有了更高的算法和算力之后,在提高城市管理的事情上有了很大福利,包括我们现在还在坚定走这条路。
胡展嘉(主持人):刚刚大家都讲到大模型对各个垂直领域的渗透已经越来越深,在这种情况下,未来三位投资人认为,在哪个领域和方向和大模型结合的更加深刻,并真正达到这个行业的引爆点呢?
杨蓉:这两年因为ChatGPT火了以后,大家才觉得AI突然火了。其实早在5、6年前,我们就在布局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我们主要投资方向是结合AI技术在产业的落地。比如我们投的围绕物流机器人配送的哈奇智能,主要解决的就是怎么能让物流通过AI进行产业变革。
在过去,其实没有办法让机器人进入到千家万户,除了客单价还有政策的限制,所以我们那个时候都是围绕现有的产业链,在自己集团的园区和小区通过机器人做一些物流的配送,做产品的落地测试。但有了大模型的加入,我认为AI赋能物流领域,未来会有很大的爆发。
▲图:微梦创投创始合伙人、极米科技联合创始人杨蓉
林美含:我非常同意杨总的观点,我想说的一个事情是,AI最重要的作用是要为产业赋能。
我也聊聊物流领域,我们之前看到一个案例非常有意思,它们做的事情相当于给所有印度当地交通提供运力调度,进行运力配送,通过不同时间节点,波峰波谷,物流时段的研判,车辆大小的匹配能够做到精准高效物流的配送。这样去做确率可以达到98.6%,对于欠发达,特别是路网非常复杂的地区,这个已经是非常难得的成绩。
还有AI大模型为企业做的重要的事情是降本增效,去判断企业该走什么路线,这个大模型有价值的大事情。
沈海伦:这个问题可以从一个逻辑上来考虑,我们目前的优势有哪些,我们正在追赶的有哪些,我们知道在过去10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是非常高速的,也积累了海量数据。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淘宝里面看到最大的品类还是鞋服之类,包括刚刚有嘉宾分享到SHEIN的例子,我们这两年看到的项目,不管是有投或者没投的,但凡跟互联网相关的,在应用大模型都不可避免一个领域——就是互联网淘宝,或者包括鞋服这样的应用场景。
中国杭州有很多大模型创业公司,这是杭州这个城市的生态链,不管是设计、生产、制造,到最后客户返回来的效果再进行设计和快速反馈,这个歌已经初见成效,背后正是由于大模型的帮助。
我们在互联网层面是有优势的,大模型也能得到快速应用,在工业领域,包括从工业机器人应用到汽车制造,也在运用大模型,其实各个领域都正在爆发,有些感知强烈,有些感知没那么强烈。
▲图:峰会现场
胡展嘉(主持人):三位在各自的人工智能或者出海、医疗领域都有着非常专业和独到的见解,现在AI浪潮来了,大模型也来了,从我们对各个赛道的关注来看,一个好的项目如果想要跑出来,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特质,创业者需要具备什么特质?投身其中的投资人需要具备什么特质,才能真正挖掘到好标的?
杨蓉:不管创业者还是投资人,都要成为学习型创业者和学习型投资人,这个是最重要的。人工智能领域变化是非常快的,你看,过去Facebook用了4年半时间才获取了一个亿用户,而ChatGPT只用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就获取了过亿用户,在当下,所有的行业有了AI的加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
第二点,对于创业者来讲,你要分清楚自己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如果你是具备AI驱动优势的公司,你就拥有可以成为行业独角兽,或者是头部公司的机会,可以在这个领域靠技术优势分这一杯羹。
如果不是,还有一个机会,在于你是不是能够借力人工智能,帮助你现在的行业和经营业务带来价值,能够带来新的商业模式的颠覆和创新,让你重新拥有第二曲线,这样的公司是特别值得我们投资人去关注的领域。
林美含:我们一直都非常深度参与到整个企业在产业运行过程中的投资,尤其现在AI风口很盛,我认为想要抓住这次的机会,一定是说我在过往的某一个行业,已经积累了大量经验或者积累了大量数据,或者说已经有了比较深度的思考,然后基于现在的技术力量,基于AI或者AIGC做一个小而精的细分领域,让你在这里面进行更高效率的创新。
但前提是,不要为了赶风口而赶风口,而是说企业本身对自己所在的行业有非常深度的思考和体验。
沈海伦:我非常同意前面两位嘉宾的观点,说一个特别俗的,这也是我们从业这么多年来看到太多的经验。作为一个创业者,不管今天创业,还是昨天创业,还是明天创业,AI浪潮不管今天来还是明天来,首先创业者得让自己活下来,这个是最基础的能力。
▲图:峰会现场
我们经历了2014年、2015年AI非常火的时代,那时候我们投了一些公司,也非常幸运大家都还活着,而且有的都还不错,估值也非常高,到了2016年我们又经历了AI的低谷,一直到2018年这几年一直被大家诟病,说这个机器人看起来傻傻的,那个时候我们没有自然语义理解的项目,对答也觉得傻傻的。投资人感觉傻傻的,大众感觉傻傻的,创业公司还要继续做下去,有的时候估值很高,有的时候市场又冷。
不管怎么样,今天的AI浪潮又来了,创业者一定要有活下去的能力,不管是融资能力,还是最内心的那颗初心,我们坚持梦想的初心不能变,在光有梦想的基础上还不行,怎么活下去,这都是创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胡展嘉(主持人):非常感谢三位嘉宾的分享,我们都知道投资人其实是对行业感知最灵敏,嗅觉也最灵敏的一群人,当然在投资的过程中当然也要兼顾现实。三位投资人对于项目的增长指标和盈利目标是怎样做平衡的?毕竟过去我们太多创业者和投资人都沉浸在求规模的快感中,但当下我们最重要的命题可能是活下来,活下来就意味着必须要有造血能力以及盈利能力,这个过程中我们如何去衡量增长和盈利这两个关键指标?
杨蓉:主要看项目处于什么阶段,投资人对项目的要求,早期更多是看增长,复制性能力怎么样,增长性行不行。在中后期更多看的是到底能不能盈利。哺育期和收割期,一定是围绕着项目所处的阶段来判定的。
▲图:峰会现场
当然在人工智能这个领域,我们之前投的与产业相结合的板块,都属于周期比较漫长,尤其是科技能力、研发能力比较强的公司,早期一定要花很多资金和精力打磨研发产品体系,我们也要做能够经得起等待,能够有长期价值主义的投资人。
我其实也是一个创业者,到底要增长还是要盈利,对于创业者来讲,和投资人达成共识很重要,比如拿极米来说,我们创业早期,一开始的目标就是要做增长,就是要成为行业头部,我们要抢占市场占有率,要抢占客户,还好投资人跟我们都保持了同步状态,也认可了我们战略的实施,我们才能在低价竞争策略下,把市场份额打到了50%以上,我相信如果早期投资人注重增长,企业只要增长起来,早晚有一天就会盈利。
林美含:我们一直是一个很求稳的投资机构,也还蛮有意思的,跟海伦一样,她当时经历过一个风口。我当时经历的风口是2018年、2019年出海热,所有国内投资人都找到我们问海外市场怎么样,东南亚怎么样,大家疯狂投国外、投游戏等,但我们会拒绝所有这样的项目,不是说项目不好,而是我会希望说长期主义,我希望这个项目能和市场、消费者习惯或者说整个产业周期、产业生态结合在一起。
对于企业来说,盈利能力需要和你的获客成本、收入等成正比,我们觉得这样的项目如果逻辑是顺的,足够持之以恒,早晚会具备造血能力,这样的项目我们会去青睐和欣赏,同时这样的项目也能够活的非常长。
沈海伦:这两点确实是很难回答,从做企业里讲,是必须要盈利的,如果一个企业不能盈利,我们说的残酷一点,你对自己和对这个社会都是不负责任的,因为你作为一个企业天生就是需要盈利的。
▲图:峰会现场
从问题问到的增长规模和盈利两点来来看看天狼星资本。
第一点,我们一直专注在早期投资,我们投资的项目基本上天使轮、A轮比较多。如果项目做的非常好,到了B轮,甚至Pre-IPO轮我们会持续加注。
第二点,我们今天在讨论AI的主题,AI是要赋能每个产业的,我们从10年前看AI能赋能的产业有哪些,到今天来讲,有了大模型之后能赋能的产业又有哪些,AI不能说是一个产业,但是又在赋能各行各业。
在这两点加持下,很多的企业不能苛求它一定要在短期内盈利,可能更看重的是它的增长。可以去看它今年要做的客户有多少,如果做硬件,卖出去的产品有多少台,芯片卖出去多少片,明后年是怎样的规划,我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去看它未来可能的盈利能力在哪里,这个就变得更重要,不是说现在要盈利,而是说现在有收入,有增长的基础,我们给企业一个时间,可能是五六年,也可能是七八年,更有可能长达十年达到盈利的目的。
这不光是一个企业的事情,对于任何一个新兴事物,尤其是AI来讲,是整个社会的事情,所以我们需要把更多的耐心和时间去给到AI企业。
▲图:峰会现场
胡展嘉(主持人):非常干货以及非常深刻的分享,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都是一体的,投资人更需要有一个创业者心态,从伴随者和成长者的角度,想对所有的创业者说什么?
杨蓉:心怀梦想,脚踏实地。人工智能火了,每个创业者都要保持初心,知道你自己处在什么位置,到底能不能在这个行业借到力。
林美含:梦想还是很重要的,要想尽一切办法活下去,只有在这个行业或者在这个位置上待的时间足够久,才会知道未来有什么新机会在等着我,而不是遇到问题就放弃,或者有新的风口就改变方向。
沈海伦:四句话。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就是,我们要有梦想,要为梦想而奋斗,脚踏实地就是我们一定要有活下去的能力。坚定梦想,努力卖货。不管硬件还是软件,都要努力卖货。
嘉宾|杨蓉、林美含、沈海伦
整理|胡展嘉
运营|陈佳慧
出品|零态LT(ID:LingTai_LT)
关键词:
近日,雷神科技信创业务再传喜讯,旗下多款信创产品入选2023年度第一批
8月24日晚间,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3年中期业绩。
不想看开屏广告的用户有错吗?
英伟达又一次惊了世界殊。
近日,微软的一项重大决定震动全球,引发广泛关注。